萬聖節打哪兒來?(側邊音樂有萬聖節的歌,可以按Play一邊聽一邊看喔)

最普遍的說法是,天主教會把每年的11月1日訂為諸聖節 (All Saints Day,表彰聖者的日子),11月2日則為萬靈節(All Souls Day,追思亡者的日子)。在更早的西元前5世紀左右,歐洲的居爾特人(Celts,居住在蘇格蘭、威爾斯及愛爾蘭等地)就把10月31日這一天,訂為Samhain節,因為這一天,很多時空法則全都失效,陰間靈魂會輕鬆地進入陽界,很像中國人農曆7月的「鬼門開」。

所以,萬聖節這天,為了不讓鬼魂附身,居爾特人都會打扮成鬼魂或巫婆,熱熱鬧鬧的遊行;隨著時代變遷,這種宗教儀式演變成嘉年華式的節慶。19世紀中期,愛爾蘭移民更把萬聖節的傳統帶到美國,萬聖節的狂歡氣氛,就愈來愈濃了。

這是來自愛爾蘭的古老傳說,原來有個名叫Jack的酒鬼,有一天為了騙酒錢,竟然把撒旦哄到樹上,受困下不來。他還跟撒旦談條件,只要保證他死後不下地獄,就把撒旦弄下來,撒旦果真答應了。

但Jack不入地獄,卻也進不了天堂,死後只好在黑暗世界中不停地遊蕩,撒旦於是給他一個大頭菜挖空做成的燈籠,裡面點著炭火,讓Jack在黑暗的世界能夠找到路。

這種燈籠被稱Jack-o-Lantern,以前是愛爾蘭人萬聖節必備的道具。傳到美國後,發現用南瓜雕刻更容易,所以大頭菜燈就變成了南瓜燈。 Halloween 這個字的意思,是從 All Hallows Eve (Hallows 指聖人 )而來,即指十一月一日諸聖節的前一天晚上。

至於夜裡,小孩子打扮成各種鬼怪,興高采烈地挨家挨戶去討糖果,在各家門口大喊"Trick-or-Treat!",不給糖?那你就等著我們的惡作劇!這種"合法的勒索",倒不是源自喀爾特族,有可能是從西元九世紀的歐洲風俗演變而來的。

萬聖節的裝飾多以橘色和黑色為主,這兩個顏色也是傳統的萬聖節裝飾代表顏色。黑色的代表像是黑貓、蜘蛛和巫婆,和橘色的代表南瓜燈 (Jack-O'-Lantern) ,都是常見的萬聖節象徵,除此之外還有各式面目猙獰的鬼怪和骷髏等等 ,不過小朋友和大人的萬聖節服裝,除了這些較為可怕的形象之外,也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,選擇打扮成美麗的模樣,打扮成外星人的模樣,總之要打扮成什麼模樣的鬼怪也可以。

而各商店在萬聖節前,除了陳列萬聖節服裝之外,店裏也可以看到成堆的大小南瓜,和各式節日特別包裝的糖果。每年秋天是南瓜收成的季節,因此南瓜在年底的節日中,可是重要的 主角之一!萬聖節雖然充滿了許多黑暗的象徵,像鬼怪、巫婆、黑貓和骷髏等等,但歡樂的氣氛早就沖淡了可怕的感受,在世界很多地方,大人小孩都很期待 這個萬眾歡騰日子的來臨。

原來,萬聖節是源自於愛爾蘭,而愛爾蘭這個國家名,聽起來挺浪漫的;我的生日,原來有除舊佈新的意義在,哈哈!新的一年要來囉~


祝我生日快樂唷!
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滄海一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